以“兩大基金”為引擎,推動實體經濟再升級
時間:2019-06-24 14:20:05
【編者按】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
為進一步優化國資布局,深入推進 “兩落地、一融合”,今年以來,區國資集團以兩大基金為引擎,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不斷創新、積極探索,發展架勢迅速拉開。
一、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制定政策,精心布局
自區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和科技創新基金兩大基金設立以來,集團積極創新,加強領導,以競爭性磋商方式招募南京平衡資本管理中心(普通合伙)作為基金管理人。
為全方面、多層次地促進基金的引領帶動作用,我區先后制定出臺了《高淳區參股設立股權投資基金(子基金)管理辦法》、《高淳區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直接投資管理辦法》、《高淳區讓利性股權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南京市高淳區科技創新基金管理辦法(試行)》、《南京市高淳區產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投資決策委員會工作制度(試行)》、《南京市高淳區科技創新投資有限公司投資決策委員會工作制度(試行)》、《高淳區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實施意見》、《高淳區產業發展引導基金2018年度擬參股子基金申報指南》等規范性文件,從政策層面更好地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支持參與到我區產業發展中來。
二、以優化供給結構為目標,認真研判,精準投資
今年以來,集團運營團隊通過對目標企業的上下游訪談,業務、財務、法務三方全面盡調,共收集項目信息20余個。重點對南京喜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宜偌維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南京瀚雅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博瑞通磁業有限公司、翰順聯電子科技(南京)公司、江蘇和源興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進行了盡職調查。
與此同時,集團與上述企業開展了多次談判磋商,并邀請區財政局、國資辦、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實地走訪調研。最終篩選出了兩家具有市場發展潛力的企業,分別為:南京喜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宜偌維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綜合兩家企業的融資需求及產業基金、科創基金整體投資運作的尺度把握,集團完成了投資方案設計,并提交投決委和基金管委會審議通過。目前,項目已進入實質性投資階段。
為更好地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支持我區實體經濟發展,集團認真分析區產業現狀及優勢,因勢利導設立若干“子基金”。截至目前,經區相關部門推薦,集團盡調,已設立了首家子基金——南京智慧農業創業投資基金。該子基金一期規模達1億元人民幣,社會資本占比達70%。另有12家投資機構已參與我區產業發展引導基金2018年度子基金申報。
三、以服務招商引資為己任,專業專注,嚴格把關
為更好地發揮基金管理機構的服務功能,按照“政府主導、專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兼顧政策性與市場性”的總體原則,集團與平衡資本展開全方位、融入性合作,積極配合開展我區招商引資工作。一方面對擬招商項目,加強分析研判,提供專業意見,為招商引資項目嚴格把關;另一方面配合相關部門廣捕招商信息,搶抓優質企業,全力服務招商引資工作。截至目前,已配合調研判斷4家招商企業,分別為:蘇州環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蘇州東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蘇州澤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德威投資集團光纖光纜項目;提供招商信息企業3家,分別為:江蘇瑞豐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北京青苔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南通海安縣恒益滑動軸承公司。
此外,為具體落實“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相結合的兩國經濟合作方針,對擬在高淳區落地建立的高淳區德中科技生態產業小鎮,由相關區領導帶隊進行了調研及法務審查,對項目合作方案進行了討論,現已出具相關意見。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全區產業發展要求,集團將繼續調整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深入推進“兩落地、一融合”。使國有資本更多地向功能性、基礎性、優勢性產業集中,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在投資企業層面:繼續以市場化方式進行項目收集、遴選、調研和判斷。對符合高淳區產業政策,具備創新商業模式、獨特競爭優勢、潛在高成長性的企業進行密切跟蹤。同時,提供區內有價值的企業名單,對區相關部門推薦的項目進行對接調研。
在子基金建設層面:根據區相關政策要求,對已參與我區產業發展引導基金2018年度子基金申報的12家投資機構進行遴選、調研和判斷,積極推進子基金落地高淳。
在招商引資層面:對于推薦擬招商的項目及時進行調研并提供相關建議,積極配合區相關部門參與到招商引資的宣傳和項目引薦中。
本期報:霍慧萍書記、吳勇強區長、張小平常務副區長、施冬詠
副區長、宋衛星副區長、楊英雄副區長
送:區委辦、政府辦、財政局、發改局、科技局、經信局、
商務局、國資辦、開發區